这些当然都不能为外人道,只能埋在心里。
他原来还小的时候会在被子里露出一双委屈的眼睛,当渐渐长大,他明白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他得到了地位,得到了母亲与弟弟的温情,那么,失去的,也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而且,就像所有人说的,他是走了多大的好运才被看上,他应该努力不让人失望,还应该感谢上苍,感谢公主等人才是。
他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多了。
就是这些,让他的心比身体成长地更快,他希望自己能够快速长大,然后到有一天,他能够去做大事,然后,堵住所有人的口。
在苏峥十四岁的时候,公主带着清和郡王回贡阳苏家祖宅来了。
苏峥被夫子准了假,从学塾里回家迎接母亲和弟弟。
公主和清和郡王走的不用颠簸的水路,苏峥和家里前来迎接的管家嬷嬷还有仆妇丫头们一早就等在了码头上。
此时还没有到清明,大清早,太阳从东天边慢慢爬上来,码头上还带着rǔ白色的薄雾,空气清冷,有杏花香飘来,沁人心脾。
贡阳城并不是天朝里非常繁华的大城,但是,因为苏家祖籍在此地,这里已经俨然是天朝最闻名最令人称道的书香圣地,而且,此地风景优美,天气宜人,水陆jiāo通便利,城市发展很好。
一大早,城南码头上便非常热闹繁荣,各种货物装卸货,还有旅人上下船,船来船往,车来车往,船夫的号子声,马车驴车的轱辘声,轿夫的呼喝声,各种人声……
一向呆在安静怡然环境优美的家中,或者是在教育要求严格的书院里的苏峥,虽然也有出门逛过街,和同窗一起出门游玩过,但是,这样热闹的各种人汇集的码头,其热闹与嘈杂程度还是让苏峥有些新奇。
看到那些码头工人,在这样清冷的早上也只是一件短衫,脚上穿着草鞋,有些还赤着脚,搬运着货物,自己一身锦衣佩玉脚上鹿皮靴和他们比起来,不知生活好了多少倍,那种感恩的心浮上来,站在码头翘首等待中心中的盼望和期待更重。
五年多了,也不知母亲如何,弟弟如何了。
等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公主和清和郡王的船才到。
装货的船只和上人的船只在码头的不同位置。虽然大家都等到jīng疲力竭,但是,看到船来了,所有人还是满心欣慰,至少面上都是满心欣慰的。
因为公主有jiāo代,所以迎接的时候并没有声张,但是仆役依然在地上铺上了地毡,一般人等都要让行,首先是华贵的船,其次是迎接的人很大的排场,人们都围在不远处想看看从船上下来的是什么人。
作者有话要说:我要被抽得毛了,从昨晚开始作者后台一直抽。
第四章欢迎回家
第四章回家
高远蔚蓝的天空澄澈碧洗,几朵白云随着风缓缓移动,太阳升在高空,阳光明媚却并不刺眼,河两岸的柳枝碧油油地随风摇曳,清澈河水对岸的远处是一望无垠的水田,间或夹杂着有村庄,此时正是插秧时节,水田里农民忙碌……
此时已经过了清明好几天,苏峥应了苏涵的要求,在母亲也应允的情况下,带着苏涵到河边踏青。
苏峥已经换上了稍薄的chūn衣,青色带着金线暗绣的锦衣,衬得少年身姿笔挺,颜面如玉,脚上蹬着马靴,骑在马上,英姿飒慡,打街上走过,便引得人们驻足观看连连赞叹。
苏峥骑马走在苏涵的马车边上,听到一路上人们赞叹的声音,不免有些不习惯,他并不时常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如此招摇,和同窗一起上街的时候有,只是,那时候,一群少年都个个人才出众,他在里面,自然也不会如此显眼,当然不会被如此关注。
目光停留在苏涵的马车车窗上,想到那天母亲带着苏涵,还有一gān丫头仆妇下船来时候的情景。
虽然五六年过去了,母亲仿佛却还是离开时候的样子,高贵典雅雍容美丽,即使是一身素白的衣服,也无法掩盖减少她的半分风华,她真是一位美丽而且高贵的女子。
十四岁的苏峥显然已经长大了,同窗里和他同年或者比他大一些的,即使比他小的,也有不少已经有了通房丫头,或者还有些在外也有红颜知己的,他还曾经被一位同窗设计懵懵懂懂被带去了花街,幸好在外面的时候他便发现了问题逃跑了,不然,还不被家中嬷嬷教导一顿,被告知母亲那都是一定的。
公主为了让他不耽于女色,在家中没有为他安排通房丫头,以前跟着他照顾他的丫鬟因为已经长成,差不多都配了人。
公主在信中说,希望他能够洁身自好,等他成年继承爵位去京城的时候,皇帝会为他指婚一位京城名媛或者配给他一位公主也有可能。
对于要有通房丫头,苏峥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皇帝为他指婚一位京城名媛或者公主,他也并不是期待,只是觉得到那时候,就应该是他真真正正长成做一番事业的时候了吧!
在这方面已经开窍的他,书院里虽然管教非常严格,但是,学生中间传一些乱七八糟的书籍的也有,画本文字的都有,知道不少事情的他,想到别人说到年轻守寡养着病弱的儿子的公主,那种语气,有些人是同情,还有些人是幸灾乐祸的刻薄语气……
如此年轻美丽的母亲,她的后半生就要一直穿着素衣,过孤单寂寞的生活,苏峥想到长大的自己一定要孝顺她,不能让她操心难过。
码头风大风冷,苏涵从船上下来的时候,穿着厚厚的披风,披风帽子遮掩住了大半的脸,苏峥当时并没有看清这位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的弟弟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了,只是见他即使穿着厚重,身形依然显得单薄,他长高了很多,苏峥一瞥之下见到他尖尖的下巴,莹白如玉,比他见过的家中的美貌女子爱惜的白色皮肤还要白得多,那应该是他常年病着而如此的吧!
苏峥和母亲说话之间,苏涵已经被他身边的丫鬟扶着上了轿子。他的手从素白带有靛蓝绣花的袖中伸出来,骨节分明,晶莹白皙,被扶在他身边美丽的丫鬟的莹白玉手上,仿佛,他那只手比那丫鬟的手还要漂亮还要吸引人一样。
母亲对苏峥说,苏涵坐船太久,有点晕船,回去好好休息几天应该就会好了。
母亲的解释让苏峥放下了心,他原来还以为苏涵见到他这个哥哥也不想理睬了。
家里为了迎接公主回来,一切东西都是几天前都准备好了,在家门口,还有族中长老与后生等着迎接,一应丫鬟嬷嬷婆子还有管事小厮仆役,全都在前院大厅里迎接。
公主和族中的不少人叙了话,然后又给下人讯了话说了几句,这才休息下来。
在晚宴上,苏峥代替母亲和弟弟给族中长辈敬酒,公主一直很高兴,赞扬了苏峥好几句。
苏涵并没有出席晚宴,说是身体不好,在chuáng上睡着了。
苏峥说想去看看,但是也被公主婉言拒绝了。
苏涵俨然被养成了一位大家闺秀一样,在内宅里不出门,除了母亲,照顾他的丫鬟,几乎没有人可以见到他。苏峥心里这般想着,其实希望作为男孩子的苏涵能够多多见人,至少,要和家中长辈把关系打好,当然,多出门,多运动,说不定身体也就会好些了。
只是,苏涵从三岁起就被封为了郡王,皇帝还说等他成年了要为他赐封地,他的地位他的尊贵让他的确可以傲视这里的所有人,并且不予理睬。
不过,想到这些,苏峥心里并不舒服。
再见到苏涵是清明祭祖的时候。
苏涵住在公主正房旁边的抱厦里,苏涵已经十二岁,还这样和母亲住在一块儿并不妥,只是,苏涵身体太差,即使族里最古板的老人也无法说什么反对的话。
给母亲请过安后,屋子的碧绿帘子被掀了起来。
苏涵一身白色素服,看到公主后,唤了一声“母亲”,少年声线还没有发生变化,带着孩童时候的清透脆嫩,异常动听。
苏峥微微侧过头,便看到了进来的苏涵,他跟在一位嬷嬷身边,身材修长消瘦,白皙剔透的面孔,纤细的长眉,一双灵动的大眼,漆黑的眼瞳,脸上明明没有笑,眼睛却像是带着笑意,温柔而多情的样子;漂亮秀气的挺鼻,还有颜色略微浅淡的粉红唇瓣,尖下巴,这样一看,距离小时候见到的样子真是相差太远,除了那双含情的明眸,别的都变化太大了,小时候明明是一张肉乎乎的圆脸,现在却变成了消瘦的瓜子脸。
他和母亲长得很像,咋看之下就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只是,母亲的脸上要比他脸上有肉一些,而且也红润一些,下巴也没有他那么尖得厉害。
苏峥是很俊俏的长相,俊俏到带着一身风流气,而苏涵却只能用漂亮来形容,漂亮到一看就知道他是男孩子却还是会看失神。
苏峥愣神了一刻,才笑着问候道,“暖暖,身子可好些了?”
苏涵愣怔住了,过了一会儿才红着脸走到公主身边去,嘴里带着埋怨之意,道,“哥哥还是不要叫我的小名了,母亲都已经不叫了。”
虽然说出的是埋怨的话,因为苏涵还稚嫩的声线,便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眼眸流转之间带着可爱,便也不像是生气。